• 首页
  • 优秀事迹材料
  • 先进事迹材料
  • 教师事迹材料
  • 党委事迹材料
  • 个人事迹材料
  • 学生事迹材料
  • 党员事迹材料
  • 范文大全
    • 当前位置:主页 > 学生事迹材料 >
    • 从《左传》叙事看孔门“君子”教义与春秋时代
    • 发布时间:2021-08-24 11:18:49 | 浏览: 次 |
    • 摘要:

      《左传》一书兼具史料性和思想性。它所载录的史事,涵括孔子一生亲身经历和直接、间接得以耳闻的时代,反映孔子思想、学问得以形成的背景和土壤。而它的思想和立场,继承自孔子和孔门后学,与《论语》往往有相通之处。将《左传》与《论语》并观,常能同时加深我们对这两部著作的理解。结合《左传》的叙事对《论语》孔子中关于“君子”的若干教诲加以深入分析,既有助于显明孔门“君子”教义的深层意蕴,亦可窥见孔子“君子”思想得以形成的特殊历史条件。

      关键词:左传;论语;孔子;君子

      《左氏春秋》,又名为《春秋左氏传》或《左传》,不同的名称揭示了这部作品不同的面相,说明它既是历史的,也是哲学的。称之为《左氏春秋》,侧重于讲述事实,表明它是一部史籍;称之为《春秋左氏传》或《左传》,则表示其为“《春秋》经”之传,是一部重在发明义理的哲学著作。作为《春秋》之传,《左传》与其他先秦儒家典籍的思想有内在呼应、相互促成之处;作为史事的汇编、记录,其书又集中保存了春秋两个多世纪社会政治生活的经验事实——这些事实,可以视为春秋末老子、孔子乃至战国诸子百家学说得以酝酿、兴起的共同土壤。

      《左传》成书于一人还是一个学派的多人之手,千载之下讫无定论,但其作者必然是了解、赞同(或部分赞同)孔子思想的孔门后学,这一点历来没有疑问。因此,《左传》全书在叙述历史事件的过程中,时时闪现出与《论语》相同或相近的观点、立场,时而也载录一些不见于《论语》和其他先秦典籍的孔子言论。将《左传》与《论语》对读,常能同时加深我们对这两部著作的理解。又因为《左传》中的历史记录所涵括的时代,正与孔子所修的《春秋》相始终,这个时段也是孔子一生亲身经历和直接、间接得以耳闻的时代(所谓“所见世”、“所闻世”、“所传闻世”),是孔子集中观察、思索的对象和他的思想、学问得以形成的土壤。可以说,《左传》是以一种与孔子近似的立场、眼光来观察、讲述、评论孔子一生所见、所闻的那个时代。因此,将《左传》中载录的事实与《论语》中的言论对读,既有助于显明孔子教诲在当时的真实意蕴,亦可窥见孔子思想得以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内在理路。这里尝试围绕孔子一生特别关注的“君子”问题,聊举两部著作中尤其显著相关、相合的若干事例以相互参验,或可对孔门“君子”教义有所发明。

      一、“君子矜而不争”

      “君子矜而不争,群而不党”出自《论语·卫灵公》,是孔子针对在位君子提出的要求,也可以说是对理想君子为人的描述。

      “君子矜而不争”,言君子当庄重自尊、不与人争,其言明白质直,历代学者素无疑义。如何晏注引包氏云:

      矜,矜庄也。①

      皇《疏》引江熙云:

      君子不使其身侻焉若非,终日自敬而已,不与人争胜之也。②

      朱子《集注》曰:

      庄以持己曰矜。然无乖戾之心,故不争。③

      自郑玄、何晏以迄于刘宝楠、程树德诸家,或言训诂、或言义理,往往递相证成,无重大分歧。

      今日学人或启疑窦,有以为“矜”当训“鳏”或“竞”者,④殆因时殊世异,孔子当日发言之背景既已模糊,斯言之微旨遂尔湮没,后人委曲求之,不免穿凿过甚,转失原意。《左传》所述的一系列事迹,或可作为孔子发论的背景,有裨于今人的理解,今举数事言之。

      二年春,郑公子归生受命于楚伐宋,宋华元、乐吕御之。二月壬子,战于大棘。宋师败绩。囚华元,获乐吕,及甲车四百六十乘,俘二百五十人,馘百。

      ……

      将战,华元杀羊食士,其御羊斟不与。及战,曰:“畴昔之羊,子为政;今日之事,我为政。”与入郑师,故败。

      君子谓羊斟“非人也,以其私憾,败国殄民,于是刑孰大焉?诗所谓‘人之无良’者,其羊斟之谓乎!残民以逞。”(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)

      此事发生于宣公二年(公元前607年),由于主将华元战前以羊羹飨士时遗忘了自己的车御羊斟,引起羊斟在战争紧急关头进行报复,终于导致兵败将擒。通观《左传》所记的二百余年,诸侯争霸、诸卿争政、大夫争宠,上下交争,以致亡国破家、祸乱相属,上述事件,属于其中一例。考察《左传》中历次纷争中的主力,正是列国中在位的贵族君子,羊斟即是其中一人。孔子倡言君子不争,正是在此种背景之下。

      对羊斟事件,尚有一点须要注意,即:它起于当时贵族特有的自尊和荣誉心理。自尊自贵,是当时贵族普遍具有的精神侧面,被视为君子之为君子的性格基础,所谓“君子贵其身,而后能及人,是以有礼”(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),意谓君子能够尊重他人(“及人”)、敬重传统(“有礼”),皆源于君子能够自尊(“贵其身”)。此种自尊精神,即是“矜而不争”之“矜”。它既是外在举止的庄重,又是内心高度的自尊自爱,是人能够自强不息成就道德的基本动力。

      春秋时代贵族的强烈自尊令人印象深刻,这一点后来又为战国的“士”所继承发扬,“二桃杀三士”一类故事就是这一传统的寓言化写照。在《左传》中,由于贵族君子不受礼遇而挑起的争端,隐然形成一个系列,如《左传》“庄公十一、十二年”记述了宋闵公因讥笑南宫万曾作过鲁国的俘虏,导致南宫万叛乱弑君;“宣公四年”郑灵公以大鼋宴请群臣,唯独召公子宋赴宴却又不许其食鼋,使之蒙羞,最终导致君臣失和,郑灵公被弑;“宣公十七年”晋卿郤克出访齐国,齐顷公使其母偷偷观看,其母发出嘲笑声,激怒了郤克,导致齐、晋关系恶化,鞍之战爆发。

      上述三事,关涉到两位国君的横死和一次大战的爆发。《左传》的作者并非不知道,这些重大的政治灾难背后都有深层的原因,比如各国卿大夫势力的日渐崛起,比如齐、晋两国的长期争霸拉锯,但是,《左传》的叙事有其特定的“问题意识”,它想揭示:骇人听闻的灾难并不一定都有同样骇人听闻的诱因,毁灭性事件常发端于君臣们进退揖让之间的玩笑、疏忽或一瞬间的愤怒,发端于贵族的自尊心。因此,如果从《左传》的角度看《论语》的“君子矜而不争”,那么,它并非一句孤立的教诲,它实际涉及到一个特殊时代中一个特殊人群的一种特殊品质,即:纷争失序的春秋时代在位贵族君子们的自我矜重问题。

      推荐访问:左传 教义 叙事 君子 春秋

    • 上一篇:浅谈文物资源在天中旅游业中的合理利用
    • 下一篇:浅谈扬州八刻对于艺术教育的作用
    • 相关内容
          
    • 张小涛世界打开了就回不去了(21年07月29日)
    •    
    • 让地理教学与现实生活“共舞”(21年07月24日)
    •    
    • 学生实践工作报告(22年11月16日)
    •    
    • 谈高中物理中的改变与平衡思想(21年07月04日)
    •    
    • 护理专业学生自荐信【3篇】(23年01月04日)
    •    
    • 发展中的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及其炉具产业(21年06月29日)
    • 推荐排行
    • 疫情防控个人先进事迹材料5篇
    • 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九篇
    • 中心卫生院党支部抗击疫情先进事迹
    • 创业先锋事迹材料五篇
    • 四有好老师事迹材料:披星戴月谱...
    • 2020年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
    • 尽责奉献美德少年事迹材料
    • 最美教师事迹材料:22年如一日的坚守
    • 大学生专业实习工作心得体会
    • 随即浏览
    • ·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英雄事迹...
    • ·2020市人大代表抗击疫情先进人物...
    • ·观看20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感言
    • ·2020最美家庭抗击新型肺炎疫情事...
    • ·2020医生抗击肺炎疫情事迹材料:...
    • ·护士人物事迹作文素材
    • ·最美家庭抗击新型肺炎疫情事迹材...
    • ·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的英雄事迹申报...
    • ·2020关于单位职能党支部抗击新冠...
    • ·2020最美家庭抗击新型肺炎疫情事...
    • ·农村模范教师的事迹材料
    • ·关于医护人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事...
    • ·最美家庭抗击新型肺炎疫情事迹材...
    • ·项目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
    • ·医院职能党支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...
    • ·医院职能党支部医护人员抗击新冠...
    • ·服务中心党支部疫情防控先进事迹...
    • ·医生抗击肺炎疫情事迹材料:勇敢...
    • ·“四强”党支部事迹材料2篇
    • ·最新医院职能党支部抗击新冠肺炎...
    • ©2020 事迹材料网 版权所有
    • 如有意见、反馈或投诉等情况,请随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文章处理!